李辅国也茫然了,他其实很想为太子殿下立下一桩大功,比如将顾青赶出安西军,接管安西军的兵权等等,但理智告诉他,想夺兵权太艰难了,整支军队上下一心,军心士气高昂的同时,还只认唯一的一位主帅,任何外人想染指兵权,下场都会非常凄惨。
李辅国虽然无从下手,但他肯定自己绝不会像边令诚那个蠢货一样到处告黑状,泼脏水,边令诚或许很多年没经历过宫闱争斗的洗礼,斗争经验严重不足,他那样的做法,只会令顾青起杀心,他也不想想,战乱时节顾青若想杀个宦官监军,算得多大的事?
杜鸿渐和李辅国各怀心思,站在远处看安西军兵马点齐,安静地离开大营,在顾青的带领下,一万骑兵和神射营将士出营往东,朝隋州方向疾驰而去。
出营后,顾青面无表情,但心中非常焦急,他不知道皇甫思思和王贵他们有没有与敌人动手,数十人对阵两千,毫无悬念的没有任何胜算,也不知王贵他们有没有伤亡。
如果有,那个名叫马燧的杂碎麻烦就大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孤将孤胆
春风如刀,万余精骑风卷残云从山道上呼啸而过。
顾青心情越来越焦虑,同时也在暗暗自责,这次委实是自己大意了。没想到自以为安全的南方其实并不安全,他只给皇甫思思她们配了数十名亲卫,面对两千多人的来历不明的兵马,这点亲卫人数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也不知现在皇甫思思和万春如何了,王贵他们是否有伤亡。如果双方已交手,王贵他们一定会吃大亏,那时就算顾青率军将这支兵马全屠了,也挽回不了亲卫们的生命。
“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吗?”顾青迎着风扭头大声问韩介。
韩介也大声回道:“没回来,咱们行军太快,斥候估摸比咱们快不了多少。”
顾青冷冷道:“再派一拨斥候去打探,一定要快,马跑死了没关系,我要马上知道这支兵马的去向,等咱们大军一到便立马开战。”
韩介应了,挥手又派了一支十余人的斥候飞快越过队伍,朝前疾驰而去。
顾青又道:“另外再派个偏将去一趟隋州,持我的腰牌询问隋州刺史,问问这伙人的来历,还有,在皇甫思思遇袭的地方周围询问附近的村庄百姓,看看能否问出蛛丝马迹,总之,一切要快,救人如救火。”
韩介又大声应了,依令而行。
率军渡过汉水,又急行军大半日,将士们根本没时间下马休息,就连吃饭都是一边骑马一边掏出干粮随意填一下肚子。
终于在子夜时分,顾青率军赶到了隋州城附近的山道边,皇甫思思和万春遇袭的地方。
大军刚赶到,马上有斥候来禀报,斥候费尽辛苦终于打听到那支兵马的下落。
那位名叫马燧的将军其实并非什么“征北大将军”,相反,他根本没有任何朝廷任命的官职,不过他算是出身官宦之家,其父马季龙官拜幽州经略军使。
本质上马燧算是朝廷的忠臣,去年安禄山刚起兵叛乱时,布衣白身的马燧当时便在幽州怂恿时任范阳留守的贾循反安归唐,贾循也确有此意,可惜的是,事情还没做出来便已泄密,贾循被副留守向润客杀了。
向润客自然也没放过始作俑者马燧,下令兵马追缉,马燧很聪明,情知不妙便提前跑了,一直跑到黄河以南,正要投奔朝廷时,赫然听到潼关失守,长安已陷,天子仓惶出逃的消息。
马燧顿时心凉了半截,在长安城外木然而立怀疑人生。
心凉也没办法,自己选的天子,含着泪也要继续效忠下去。
天子跑了,朝廷失联,各地州县一片混乱,军队更是又乱又弱,马燧沿途遇到过好几支所谓的朝廷王师,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北上收复失地的想法,为首的将领只想着趁乱世多募集兵马,多给自己谋些好处。
于是马燧彻底失望了,后来听说顾青麾下的安西军与叛军交战数次皆胜,然而马燧也不再有任何投奔顾青的想法,经历了种种后,马燧终于总结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乱世之时,唯有自己的拳头够硬才能为天子为大唐社稷尽些心力,投奔别人终归是寄人篱下,壮志难以舒展。
大唐的南方相对安宁,没受到战火波及,马燧辗转来到南方,便在当地招募失地的农户和北方逃难而来的难民,小半年后,居然被他募到了两千多兵员,马燧也算是个不错的将才,招募的新兵在他的操练下,半年时间渐渐变得有模有样,勉强算是一支可以与敌人交战的兵马了。
然而作为一军主帅,要供养一支兵马究竟有多难,马燧终于尝到了滋味。
兵器,盾牌,弓箭等军械全部要自己解决,更难的是粮食,它是消耗最大的。这半年来,马燧率军频频接近关中,与关中边沿地区的小股叛军交战过几次,缴获的兵器皮甲弓箭配装全军,但粮食却是一直困扰他的大问题。
眼看存粮不多,麾下部将要饿肚子,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军队要散架,马燧不得不偶尔干点拦路抢劫的兼职,于是这支半兵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