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高阳古今小说集(共六册)
  4. 导读 平生幽愤汗青知──的小说和他的怀抱

导读 平生幽愤汗青知──的小说和他的怀抱(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跑野”“走岔路”“顾左右而言他”,牵丝攀藤卷枝蔓般所谓“次要”或“次次要”的节是很可以被一些讲究“事件结构”的评者“严厉指斥”为“芜杂”的。但是,这样的指斥容或也只是囿于“事构”学规律,取譬于“骨匀称”的胶鼓瑟、刻舟求剑而已。

“……芹二爷你们想想,有多少人反他(:指雍正)?连他自己亲弟兄,不止,据说连他亲生的儿都在反,那就不用说外人了。”

碍了呢?还是他始终一本“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呢?本人向未明言,他自己甚至还不止一次地在考证笔战中指责过其他的学者罔顾史料或不明典故。这样的转变可能并不只是因为在某些史料考据的领域里“拥故纸而自重”,却也可能是由于在写作历史小说的过程中刻玩味重塑历史的雄辩技术与特质。

这一动之,曹、冯二人的对话加上曹本人的转念回忆,便岔了雍正废皇兄、皇旧闻之中。以连载形式言之,可以“滔滔(连载)三日而不返”。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浩浩如江河,挟泥沙而俱”的诸多构,的确不免引人细思:那些“泥沙”“枝蔓”果真是“不必要”的吗?抑或原本试图借由小说这“文不甚,言不甚俗”的制,完成某足以包罗历代习俗、名、世态、民风、政、地理以及辞章等典故知识的大叙述呢?

一个“顾绣”的话题“自然而然”地扯到明朝嘉靖年间顾名儒、顾名世一族中姬妾娴于针缕的次要节上去。读者在随的野顾名世的“香园”的同时,或许并不会怪罪:这一章的主要节——“胡雪岩这年(:光绪七年)过年的心境,不如往年,自然是由于七姑中风,使他有一难以自解的疚歉之故。不过,在表面上是看不来的,胡家的年景,依旧团锦簇,繁华闹。其中最忙的要数‘螺蛳太太’”,也就是上引的这一段,戛然而止,作者掉倒叙同治年间从胡、罗初识到缔亲,而直到《灯火楼台》(一)卷终,也就是距“胡雪岩这年过年的心境,不如往年”足足有三个章回,印刷成书的容则计有一百九十页,读者还未曾完全掌握:为什么胡雪岩的心境不如往年?

熟悉历史小说的读者大抵知的作品并不刻意经营动作节,而以较多的笔墨铺陈人之间曲折细密的心计以及渊通博晓的对话,参厕其间的,则大多是某景某某陈设名或某诗文辞章的来历典源。绝大多数以连载于报端形式首度发表的作品既然是在且刊且写的完成的,读者经常会“觉”到:又在“跑野”了。

值得注意的却是:尽可能让他小说里的人(无论是漕帮镖、姨太太、帝王师或者女)分担作者那庞大的、累积典

所谓“跑野”,往往就是让小说中的人“顾左右而言他”。所言者,可以是与故事主要节有关的、可以引起联想的前朝事典,如《曹雪芹别传》里走镖的江湖人冯大瑞说到漕帮造反的企图:

……作主人的当然要拣客人熟悉或兴趣的话题,所以自然而然地谈到了“顾绣”。中国的刺绣分三派,湖南湘绣、苏州苏绣之外,上海独称“顾绣”,其中源远,很有一段掌故,罗四居然能谈得很清楚。

累积乃至于堆砌足够丰富的典故知识确乎对一个可能会被历史学者“严厉指斥”的小说家有利。重塑历史的雄辩技术与特质即在于此:他不只运用全知观的叙述者随时叙各式各样“实属毫末”的典故细节,也化成书中每一个可能的人,赋予其“博览群籍、周洽世事”的能力。像《小白菜》里的帝王师翁同龢当然可以随征引乾隆时代慧贤贵妃父兄因贪墨而遭斩决的故事,至于《状元娘》里的烟台名李蔼如不明白“有德则称,无德则否”的,亦不妨事,因为她可以“听洪钧为她讲过《史记》”,所以也就解悟了上述八个字自沛公正朝仪的事典及意义。

小说中的人也犹如孙悟空来的毫而成为“叙述者/作者”的化时,典故知识能够挥洒罗织的空间也相对地增加了许多,如此一来本人的角(无论是作者或叙述者)可免炫学之讥,同时,也缔造了一叠床架屋、层层递转的复杂叙述结构。

动了曹雪芹尘封已久的记忆。

“大家都晓得的,顾绣是从香园顾家的一个姨太太传来的……”

有些时候,“顾左右而言他”的容甚至可以和故事的主要节全无关系,如《灯火楼台》(一)中,述及胡雪岩和罗四(螺蛳太太)一席宴谈的景:


【1】【2】【3】【4】【5】【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